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稳就业、促发展的决策部署,精准搭建校企人才对接桥梁,上海杉达学院胜祥商学院于6月4日成功举办 “2025 年校企、校地就业恳谈会暨实习双选会”。本次活动特邀30余家企业,围绕就业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。嘉兴市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副部长朱倪微、上海杉达学院校党委副书记陈暐、胜祥商学院院长陈伟忠教授、胜祥商学院院、系领导、教师代表出席恳谈会。恳谈会由胜祥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隆烨主持。
恳谈聚焦:产教融合新范式,共探人才培养 “需求 - 供给” 双循环
恳谈会伊始,上海杉达学院校党委副书记陈暐致辞,强调了校企合作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高校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连接点,具有鲜明的政治、人民与战略属性。上海杉达学院始终秉持 “以生为本,知行合一” 的教育理念,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近年来,学校在办学层次和学生培养方面成效显著,新增金融学、电子信息、护理学三个硕士点,毕业生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,广受用人单位好评。
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,如何推动就业与招生、培养形成联动机制,深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,提升毕业生职场适应力等问题成为焦点。陈暐副书记提出三点倡议:一是建立需求导向协同育人机制,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;二是形成共生机制,依据产业变化动态调整专业,化解合作中的难点堵点;三是筑牢 “保障堤坝”,企业应为实习生营造良好环境,保障其合法权益,提供晋升通道。
双轨育人:签约实践基地与行业联盟,打造商科人才培养新范式
陈伟忠代表学院与歌斐颂巧克力(上海)有限公司、元初数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研究生产教融合实践基地,合作开展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,主体服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,兼顾学术型研究生实践。同时,胜祥商学院与上海嘉善商会、松江在线新经济电商产业联盟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,通过整合商会与产业联盟资源,拓展学生实习就业渠道,将行业前沿案例融入教学,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市场敏锐度与跨文化沟通等核心竞争力。
思维碰撞:校企高管共议商科人才四大核心能力模型
在恳谈环节,陈伟忠强调,在新经济格局下,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需紧扣行业发展脉搏,构建 “理论 + 实践 + 创新” 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。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,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锤炼数据分析、战略规划、跨文化沟通等核心能力;同时引入企业导师进课堂,将行业前沿案例与教学深度融合,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市场敏锐度的复合型人才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创新动能。
AMT企源研究院院长葛新红基于大量产业实践,围绕产教融合发表演讲。她深入剖析商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培养四大核心思维模式,即商业模式、系统思维、流程思维、数字思维,并指出当代大学生存在目标缺失、空心化的现象,面对不同工作场景、复杂度提升、灵活性要求增强的新环境,人才培养必须着力于问题解决能力、职业化心态及核心就业竞争力的锻造。
上海市工业合作协会会长高桦结合协会发展,分享了与上海杉达学院的连接与合作。他表示,上海杉达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做了很多工作。作为一个综合性协会,其成为企业与学校、政府的桥梁,企业期望学生到岗即可高效工作。中天航宇无人机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监事顾媚艳指出,国际贸易虽看似门槛降低,但实际上给企业带来更多挑战,学校需要在人才培养中注入更多创新内容和技术改进。上海正品贵德软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唐鸿铭就信息化、企业转型方面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工具。松江在线新经济电商产业联盟秘书长史以贤介绍,联盟通过资源产业链接、上下产业整合、提升电商产业能力等举措,赋能实业发展,希望联盟与学校以此次恳谈会为契机,为学校提供更多中小企业岗位。也希望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,跨专业实践以增强自身竞争力。
创业学生代表、上海杉达学院2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胡智维同学表示,大学生应先实践再学习,通过校企合作,以产业、人才促产业发展,懂生产、管理和业务。同时,他强调大学生要敢于、勇于、忠于学习,提升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变现能力,以适应社会变迁。朱倪微建议学校邀请人社局、工商局等单位基层干部为学生授课,提升学生综合实力,关注学生就业与创业。
双选实战:30 + 企业携多元岗位 “摆摊”,精准匹配人才供需链
恳谈会凝聚的共识迅速转化为双选会的行动力。随后的实习双选会现场气氛热烈,吸引了众多应届毕业生及三年级学生参与。参会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、实习选择,在促进人才供需匹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未来展望:锚定新兴产业赛道,构建 “人才 - 产业” 双向赋能生态
本次校企、校地就业恳谈会暨实习双选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毕业生、在校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、实习机会,也为企业搭建了招贤纳士的直通平台,更在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育人的道路上书写了新的篇章。胜祥商学院将持续聚焦数智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,深化校企合作内涵,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 “无缝衔接” 和 “双向赋能”,与企业携手打造 “命运共同体”,培养 “靠得住、用得上、行得远” 的复合型应用人才。
来源:胜祥商学院